一、成语:一毛不拔
二、拼音:yī máo bù bá
三、基本解释:形容极为贪婪,一点儿也不肯舍弃。
四、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形容人非常吝啬或贪婪,一点儿也不愿意花费。
【笔画数量】:一(9画) + 毛(9画) + 不(4画) + 拔(7画) = 总共29画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一个人非常吝啬或贪婪。
【出处来源】:出自元代关汉卿的《汉宫秋》:“孟尝君初听夫人曰:‘燕国一群餍夫一毛不拔之徒’”。
【繁体字】:一毛不拔
五、例子:
1. 他真是一毛不拔,从不舍得花一分钱。
2. 这个老板一毛不拔,员工们都被他气疯了。
六、近义词:小气鬼、吝啬鬼
七、反义词:大方、慷慨
八、成语接龙(以“拔”字接龙):
1. 拔苗助长
2. 拔宅飞升
3. 拔刀相助
4. 拔地参天
5. 拔高
6. 拔河比赛
7. 拔营
8. 拔剑
9. 拔锚
10. 拔去
11. 拔丝
12. 拔群
13. 拔出
14. 拔河
15. 拔寨
16. 拔牙
17. 拔除
18. 拔大梁
19. 拔取
20. 拔伞
21. 拔火罐
22. 拔虚设实
23. 拔毛
24. 拔掉
25. 拔脱
26. 拔地而起
27. 拔白剥茧
28. 拔萃
29. 拔盖
九、相关谜语:
1. 要拔去小河的一头,方可进我门里。
谜底:门槛
解释:表示要付出一些代价或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2. 刀底连环画,画上两层花。就是一个精巧的生成语。
谜底:吮疮痂
解释:形容个人利益至上,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
十、释义:形容非常吝啬或贪婪,一点儿也不肯舍弃。
十一、英文翻译:be extremely stingy or greedy
十二、更多介绍:
基本介绍:
一毛不拔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形容一个人非常吝啬或贪婪,一点儿也不愿意花费。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那些斤斤计较,小气鬼的人。
成语辨析:
一毛不拔与一分不差、一毛不出等成语类似,但含义有所不同。一分不差形容精确无误,完全不差;一毛不出形容极为吝啬,一分钱都不肯出。而一毛不拔则强调了不舍得花费的意思,包含了贪婪的成分。
成语出处:
一毛不拔出自元代关汉卿的《汉宫秋》:“孟尝君初听夫人曰:‘燕国一群餍夫一毛不拔之徒’”。其中,孟尝君指代的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大臣孟尝君,夫人指代的是他的妻子。
成语用法:
一毛不拔可以作为谓语或定语,用于形容一个人非常吝啬或贪婪。在描述一个人的吝啬行为时,可以使用一毛不拔这个成语来强调其不舍得花费的态度。
成语故事:
关汉卿的《汉宫秋》中,孟尝君是一个吝啬的人物形象,而这句“燕国一群餍夫一毛不拔之徒”则描绘了燕国的一些官员们也是一样的吝啬。这个成语通过描述人物的吝啬行为,以及对贪婪的暗示,传达了贪婪和吝啬的消极情绪。
总结:
一毛不拔是一个形容人非常吝啬或贪婪的成语,源自元代关汉卿的《汉宫秋》,用来形容那些一点儿也不愿意花费的人。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斤斤计较、小气鬼的人,也可用于形容贪婪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