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卜筮方法,通过对六十四卦的解读,指导人们了解自然规律、预测未来。在周易中,每个卦象都有对应的象征意义,而其中的汉字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个特别的汉字——“咑”。
汉字:咑
拼音:dā
繁体:咑
笔画:7画
五行属性:土
吉凶:凶
《康熙字典》中对咑字的解释为:“谤也。”可见这个字带有贬义,意味着斥责、诽谤或是不和谐之意。
{咑}字含义:
一、《孟子·离娄下》:“凡治国,先正己,再咑众。”
二、《易·蒙》:“软货咑吝,弗出机杼。”
三、《左传·哀公元年》:“辩丙泄秩,以咑其臣。”
四、《说文解字》:“从口,达声也。”
{咑}字做名词造句:
1. 他经常对别人进行咑,导致没有朋友。
2. 这篇文章充满了咑,对人物进行了无端的诽谤。
3. 在公司中,他因为爱咑别人而被同事排斥。
4. 这个政治家擅长利用咑来攻击对手。
5. 她总是拿着别人的缺点进行咑。
{咑}字做形容词造句:
1. 听到他的咑言,她感到非常伤心。
2. 他说话时总是带有一种咑气,让人不喜欢。
3. 这部电影充满了咑情绪,让人觉得压抑。
4. 咑语的声音使人感到不舒服。
5. 咑评让这个节目的口碑大跌。
含{咑}字的成语:
1. 鞭长莫及(比喻力量不及)
解释:鞭子太短,打不到远处的东西,比喻力量或影响力达不到某一水平。
故事:战国时期,楚国公子屈原在秦国任职,对楚国的政治变革无能为力,感到十分苦恼。他写下《离骚》一诗表达自己的心情,其中有“鞭长莫及”的说法,形容他的力量不足以改变国家的现状。
2. 切齿痛恨(指极其恨恶)
解释:咬紧牙关表达极度愤恨、憎恶。
故事: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魏策五》。春秋时期,宋国的宰相平原君与赵国的荀息有仇。他们曾因在会上争吵而痛恨对方,后来各自担任了朝廷要职,争斗更加激烈,以致于“切齿痛恨”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
3. 默默无闻(形容名声不显赫)
解释:指一个人没有声名,过着平凡无奇的生活。
故事:《礼记·中庸》中有“默默无闻者,王道之陈也”一句。这句话是说默默无名的人才是真正践行道德的人。
4. 攫为己有(用强取胜)
解释:抢夺别人的东西为自己所有。
故事:成语出自《诗经·秦风·大东》。“攫为己有”的意思是把鸟攫取下来作为自己的财产。引申为以强取胜,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
5. 齐大非偶(形容势不可当)
解释:指事物势力强大,不可与之对抗。
故事: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统一六国后,嬴政想要谋取更多权力,但是力量远远比不上项羽,最终被他所败。这时就出现了“齐大非偶”的说法,表示势力强大,不可匹敌。
通过对咑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它代表了斥责、诽谤或不和谐的意义,带有负面的含义。在古籍中,咑字多用于形容贬低、攻击他人的行为。然而,正如周易所说,事物都是由阴阳相生相克的,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去处理矛盾,而不是用咑来诋毁他人。因此,我们要警惕自己的言行,避免使用咑,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要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咑,不被他人的诽谤所影响,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