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者,自信与自豪的表现,蕴含着一种自我超越和勇往直前的力量。
汉字:傲
拼音:ào
繁体:傲
笔画:12画
五行属性:火
吉凶:吉
傲字含义:自高自大,有骄傲自满之意。表示个人自信和骄傲的心态。
一、傲字在古籍中的引文:
1. 《诗经·小雅·谷风》:“我傲于上帝,不即于恒。”意为我对上帝感到骄傲,不屈从于流变。
2. 《左传·成公元年》:“子固辞,曰:‘臣弑其君,奚取于傲?”意为臣子杀害君主,如何还能得到骄傲。
3. 《列子·天瑞》:“夫古者言傲,行放恣。”意为古人所说的傲,行为放纵,肆意妄为。
二、傲字做名词造句:
1. 她的傲态让人难以亲近。
2. 他们在胜利面前显露出傲慢的态度。
3. 这次成绩的好,让他备感傲人。
4. 她以她的成就为资本,展现出傲人的风采。
5. 在人群中,他显露出一丝傲气。
三、傲字做形容词造句:
1. 他的目光充满了傲然和自信。
2. 那位老师总是脸上带着傲人的笑容。
3. 这座建筑傲然矗立在城市的中心。
4. 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是她那种傲然的姿态。
5. 那些领导干部们傲视群雄,自以为是。
四、含傲字的成语:
1. 傲岸不群:形容非常骄傲自大,不愿与别人为伍。
故事:传说中有一座山名叫傲岸,这座山高耸入云,非常傲慢。其他山见到它时,都觉得比不上它的高傲,有些心生嫉妒,但也只能望其项背。因此,后来人们用“傲岸不群”来形容极其骄傲和自大的人。
2. 傲然挺立:形容人自豪骄傲地直立着。
故事:古代有一棵高大的参天大树,树干笔直挺拔,从不低头看任何人。它有着无与伦比的骄傲,高傲地挺立在世界之巅,因此被人们称为“傲然挺立”的象征。
3. 傲视群雄:形容人非常骄傲自大,瞧不起别人。
故事:相传古代有一种白鹤,飞行时总是高高在上,自认为是天地之王,所以对其他动物都很看不起。它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盘旋在空中,对其他动物不屑一顾。因此,后来人们用“傲视群雄”来比喻极度骄傲和自大的人。
4. 高傲不可一世:形容极度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故事:古代有一只孔雀,它非常美丽,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每当看到其他动物时,总是扬起尾巴,昂起头,以示高傲。因此,后来人们用“高傲不可一世”来形容极度骄傲和自大的人。
5. 自命不凡:形容人自以为很有本事,瞧不起别人。
故事:古代有一个人自命不凡,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出色。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总是自以为是地宣扬自己的非凡才能。因此,后来人们用“自命不凡”来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的人。
傲字代表着一种自信和自豪的心态,是激励人们超越自我的力量源泉之一。然而,过度的骄傲也会使人迷失方向,变得盲目自大。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适度的自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过于自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