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的习俗在古代有着独特的仪式。一般来说,乡下多地采用土葬的方式,选择地势开阔、山水环绕的地方作为墓地,以便让逝者安息在风水宝地下,得到子孙后代的庇佑。
传统习俗中,抬灵柩的人被称为“八仙”,挖掘棺材所需的坟穴,也被称为“打穴”。在进行打穴之前,必须先举行祭祀开山的仪式,孝子要烧香祭奠,以示孝敬。一些地方还会请地仙来画太岁,以避免不吉利的方位。
在祭祀墓穴时,通常会宰杀一只公鸡,用其血祭奠。据说,公鸡扑腾后死去的部位会影响后代的运势。此外,有钱人家为了避免压到灵气,会射箭驱逐晦气,然后在退后一步。
当太阳落山时,灵柩也会回归泥土,亲人们要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被称为“添土”,民间认为,亡者灵魂会跟着活人回家。下葬的人必须围绕坟墓三圈,回家路上不得回头,以免惊扰逝者的灵魂。
埋葬之后,人们必须彻底洗手,并用酒水除晦气,象征着再也不想失去亲人。接着,丧家要感谢吹鼓手和前来悼念的亲友,以示对众人的感激和尊重。
这些习俗虽然流传至今,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演变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