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是一年中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24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在立冬这个节气历来古人就非常的重视,在古时在立冬这一天和祭祀相关的习俗就有“贺冬”,在古时候贺冬又称“拜冬”,在汉代时期就有这个习俗,在这一天当时帝王还会率领文武百官设坛祭祀,进行相关的迎冬祭祀仪式,而来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明安,而后来在这一天,普通的老百姓则也会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另一方面还能犒赏自己和家里人的辛苦劳动。
从冬至的民俗上来看在古代有祭祀的习俗,而在现代一些地区也还保留有冬至当天祭祖、饮宴的习惯,从传统上来看立冬还是古时的“四时八节”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在寓意上标志着万物进入收藏状态、休养的状态,在汉代无名氏创作的《孝经纬》中有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从历史以及民间风俗来看,在冬至这一天中除了祭祀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在民间还有补冬、吃饺子、“扫疥”等民间流传的文化习惯,都和冬至这一天有关。时至今日在古时的一些习俗在现在有些也有变化,其实也有沿袭至今的,例如冬至时的“卜岁”习俗,在霞浦叫“问苗”,而有些地方在冬至这一天还有保留“演戏谢神”庆丰收的习惯,而立冬进补的“补冬”民俗或也和祭祀的一些古代文化有所联系。
从祭拜相关的民俗上来看在立冬这一天的祭祀、祭祖的风俗各地各不相同,从祭祀相关的习俗上来看,并没有像是清明以及中元节、重阳节、除夕春节等日子这么盛行,在古代多以“祭天”祈福为主,为数不多的地方也有祭祖的习惯,而在立冬之后的冬至这一天前后则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尤其在南方,至今还留有上坟、祭祖的习俗。